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的部署,全面了解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情况,推动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落地落实,受省教育厅委托,省教科院具体承担实施工作。9月26日,山西省教科院召开了2025年度“山西省中小学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监测”第一次工作会议。会议由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常玉梅副主任主持,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范晓东,教科院项目组工作人员及11个地市教研室主任和联络员参加。
范晓东院长指出,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,国家审定教材是落实教育方针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。课程与教材监测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重要任务,到2027年将建立国家、省、市、县、校五级监测体系,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。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实施方案,今年率先启动普通高中监测,重点关注课程实施、教材使用及校本课程建设。
省教科院已组建团队,确定样本学校,研制监测工具,并赴山东考察学习经验。范晓东院长提出三点希望:一是各市教研室高度重视,探索可持续机制;二是严格落实监测任务,确保数据真实、按时报送;三是边监测边改进,及时反馈问题,推动改进提升。
常玉梅副主任部署重点任务:一是监测普通高中非统编11个学科教材在政治性、科学性、适宜性等方面的落实情况;二是抽样监测校本课程开设及学习材料,方式包括问卷、座谈和抽测等。
此次会议标志着我省“中小学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监测”工作的正式启动。下一步,省教科院将加强统筹指导,协同推进,确保监测工作有序开展,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支撑。